發表日期:2022-08-26 來源: 瀏覽:3233
和色彩有關的成語實是在舉不勝舉,今天繼續來分享幾組,既了解了成語的含義、出處,又能學一學服裝色彩搭配,可謂一舉兩得。

01

如果僅僅是一身紫色,這造型還不足以如此出彩,腰間的一抹金色腰封成為點睛之筆,能讓人想起“紫醉金迷”或是和這一身搭配更巧合的“腰金衣紫”。


【腰金衣紫】
詞義:金,金印。紫,紫綬。比喻身居高位,權勢顯赫。也作“腰金拖紫”。
出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卷二十二:“何不在此處用了些?博得個腰金衣紫,也是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如果你覺得配金色腰帶太夸張不夠日常,換成棕色也很漂亮,高級、小眾、耐看。
2

白與藍的搭配很難讓人抗拒,它自帶純潔與高冷,不諂媚,不柔弱。而藍色又是多變的,不同的藍搭配白色透著大片遐想空間,似乎有無限可能。

【白袷藍衫】
詞義:舊時士人的服裝,亦借指尚未取得功名的士人。
出處: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回:“大抵青天碧海,不少峨眉見嫉之傷;誰知白袷藍衫,亦多鼠思難言之痛。”

3


粉配黃,可以淡如蝶蜂,也能艷如霓虹,帶來截然不同的色彩感覺,一樣的是,這兩個色相放一起整體呈現出來的超級活力與嬌媚。

【蝶粉蜂黃】
詞義:指古代婦女粉面額黃,妝扮美容,現用于形容女人。
出處:唐·李商隱《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何處拂胸資蝶粉,幾時涂額藉蜂黃。”

4

苔綠色和柔黃色系的搭配是一組很適合秋冬的配色,它是那么親切、親近,讓你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熟悉的青苔和枯葉的顏色,非常適合色彩季型帶“暖”字的人用。

【青苔黃葉】
詞義:青苔遍地,落葉紛飛。形容山居人家沉靜荒涼的景象。
出處:唐·劉長卿《酬李穆見寄》詩:“欲掃柴門迎遠客,青苔黃葉滿貧家。”

5


一條清爽飄逸、陽光活力的黃色夏裙,提上一個白色的手包,不僅不顯清湯寡水(因為已經有大面積的黃),反倒是顯得雅致宜人,如白云蔽日,多了一絲清涼。

【懷黃握白】
詞義:攜帶著錢財。黃,指黃金;白,指白銀。
出處:晉·葛洪《抱樸子·勖學》:“于是莫不蒙塵觸雨,戴霜履冰,懷黃握白,提清絜肥,以赴邪徑之近易,規朝種而暮獲矣。”

“懷黃握白”這個成語雖然字面上是黃和白,但詞義上黃指金,白指銀,所以這幾個顏色也可以互相替換搭配,例如金配白。

暖色型人就很適合給你的白色衣服點綴金色的配飾,如果是冷色型人,則適合銀飾品。

6

飽和度極高的紫色風衣,含有大量的紅和藍,與底下的印花裙相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紫蓋十紅】
詞義:比喻上行下效。
出處:清·翟顥《通俗編·識余》:“《管子》齊桓好服紫,齊人尚之,五秦易一紫。今變之為,一紫蓋十紅。”
7


有時你可能感覺某個顏色既是紅色又是紫色,有些說不清楚,往往是因為這個紅加入了大量的藍色和黑色,變得又深沉又冷艷,人們常常會說這個紅是“紅得發紫”。

【紅得發紫】
詞義:形容某人極受信任、重視,有如日中天之意,也表示古代極受皇帝寵愛的人。
古代九品官制下,按照官位從高到底分別著:紫袍、朱(紅)袍、青(藍)袍、綠袍,幾代為朝廷重臣的家族稱“滿門朱紫”,紅得發紫就是說:已經快離開“朱”這個層次了,快要升級到“紫”那一層級了。



自然界中,像這樣紅得發紫的顏色有不少,往往是飽滿成熟的象征。
祺馨色彩形象顧問班235期
好就業/能變美/還自由
早學早受益

長按二維碼加顧問老師進行咨詢

【本文為祺馨原創文章。感謝你喜歡這文章也歡迎轉發,但無論全文、截取片段、或更改個別文字的轉發都請于明顯處標明出處,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另外本文圖片有部分來自網絡,若涉及你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刪除。】
花衣服的美,還真是需要“伯樂”。很多花衣服本身并不難看,但總因為搭配而看起來怪怪的,顯得很生硬,最終呈現一種上半身是上半身、下半身是下半身各穿各的效果,就好像美麗的風景到了腰部,誒,沒了。
日期:2025-05-14 瀏覽:3863
大衣配毛衣,是不是你秋冬最百穿不厭的造型,除了在剪裁、圖案上穿出一些新鮮感,其實通過配色也能叫人眼前一亮,并且輕松切換組合,算是個省錢又省事兒的手段。
日期:2025-05-14 瀏覽:2946
生活中處處可見色彩搭配,大自然、城市街景、動物……今天聊聊我們每一個都非常熟悉的《西游記》里的色彩搭配,走在時尚前沿的師徒四人,他們的服飾色彩搭配不僅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色彩的理解和運用,?也展現了角色的性格特點和成長歷程,下面我們借鑒他們服裝的配色來看看如何在生活中應用。?
日期:2024-11-15 瀏覽:5507
日期:2024-07-17 瀏覽:2364
